无线电爱好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无线电爱好网 首页 技术应用 初学入门 查看内容

靠这招速找宽能隙GaN芯片异常点

2025-5-6 14:34| 发布者: 闪电| 查看: 20| 评论: 0

摘要: 能隙半导体(Wide Band Gap semiconductors)如氮化镓(Gallium Nitride,简称GaN)与碳化硅(Silicon Carbide,简称SiC),是近年热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又称为第三类半导体。相对于以往第一类(硅)与第二类(Ga ...


三、宜特独家基板移除技术,背向分析提升故障分析成功率

接着,我们将不藏私地分享宜特故障分析实验室如何运用独家手法找出GaN芯片的故障点。 主要四项步骤如下:

(一) 先透过电性量测分析,从正面定位出故障点。
(二) 再运用宜特独家手法移除磊晶材质下的基板,并从芯片背面更精确定位出故障点。
(三) 大幅收敛异常区域后,即可用光学显微镜(OM)直接观察异常点(Defect)。
(四) 最后可再接续背向DB-FIB或TEM来对异常点(Defect)做切片分析,进一步厘清实际失效原因。

补充说明:除了以上四步骤所述的宜特独家背向分析之外,亦可视需求采用Nano-Prober在芯片正面取得精准定位,再用DB-FIB或TEM切片分析。 另外,因各家晶圆厂使用的基板材质有所不同,所以步骤(一)和(二)的顺序,可依实际试片状况与客户需求进行前后交换。 流程图如图三。

图三:宜特故障分析实验室运用独家手法找出GaN芯片的故障点。

步骤一:电性量测分析及故障点定位

当氮化镓芯片产生电性故障如短路(Short)、漏电(Leakage)、高阻值(High Resistance)或是功能失效(Function Failure)时,可依据不同的电性失效模式,经由直流通电或上测试板通电,并透过适合的亮点(Hot Spot)故障分析工具进行定位,包括激光光束电阻异常侦测(Optical Beam Induced Resistance Change,简称OBIRCH)热辐射异常侦测显微镜(Thermal EMMI)砷化镓铟微光显微镜(InGaAs),请见表一。 藉由故障点定位设备找出可能的异常热点(Hot Spot)位置,以利后续的物性故障分析(Physical Failure Analysis,简称PFA)。 (延伸阅读:CIS芯片遇到异常 求助无门 怎么办)

设备OBIRCHThermal EMMIInGaAs
侦测目标晶体管/金属层金属层/ 封装/印刷电路板晶体管/ 金属层
失效模式漏电, 短路, 高阻值漏电, 短路, 高阻值漏电, 短路, 功能失效

表一:各电性量测分析设备的使用时机表。

图四:OBIRCH热点分析影像,可在上方发现异常亮点。
(图片来源:宜特科技)

图五:Thermal EMMI热点分析影像,可在上方发现收敛亮点。
(图片来源:宜特科技)

图六:InGaAs热点分析影像,可在上方发现收敛亮点。
(图片来源:宜特科技)

步骤二:宜特独家技术移除磊晶材质下的基板与精确故障点定位

传统所用的基板材料是以低掺杂的硅基板为主,红外线显微镜可以穿透,只需依照一般的背向分析方式即可进行。 然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基板的材料也与日俱进,例如重掺杂的硅基板、氮化铝(AlN)(如氮化镓硅基板厂Qromis开发出的QST基板)等陶瓷材料基板也随之出现,这些基板都是红外线显微镜无法轻易穿透的,造成背向亮点定位分析的瓶颈。

为因应此问题,宜特科技独家研发出新式基板移除技术,针对各类基板移除并进行过程优化,可精准且均匀地移除各类基板并且顺利完成高精确度的故障点定位。

步骤三:针对热点区域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异常点

在芯片上有了准确的定位后,便可大幅缩小须检视的区域。 接着用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检查,此时往往就能发现故障点的蛛丝马迹,如图七所示,可以成功进行定位。

图七: 使用针对热点区域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异常点。
(图片来源:宜特科技)

步骤四:背向DB-FIB或TEM切片分析,顺利找到异常点

不论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疑似异常点,或是已经有准确的热点定位,接下来都可以进行背向双束聚焦离子束(Dual-beam FIB,简称DB-FIB)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TEM)切片分析,来对异常点进行结构确认, 以进一步厘清失效原因(图八)。

图八: DB-FIB切片分析(左图)和TEM分析(右图),可以发现结构细部出现异常。
(图片来源:宜特科技)

补充说明:在步骤一之后,亦可使用Nano-Prober在正面取得精准定位,并用DB-FIB或TEM切片分析

除了宜特独家的背向亮点定位之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透过上述电性机台定出异常点位置时,也可使用纳米探针电性量测(Nano-Prober)在样品的正面进行异常点定位分析,包括电子束感应电流(Electron Beam Induced Current,简称 EBIC)、电子束吸收电流(Electron Beam Absorbed Current,简称 EBAC)、与电子束感应阻抗侦测(Electron Beam Induced Resistance Change,简称 EBIRCH)等定位法( 图九) (延伸阅读: 名针探精准定位 让纳米电性量测找出缺陷)。 而Nano-Prober亦可针对晶体管进行电性量测,以获取如Vt、IdVg、IdVd等基本参数。

当透过上述分析手法精准找到异常点后,亦可再透过DB-FIB或是TEM来对异常点进行结构确认。

图九: EBIRCH 异常点定位分析,可以更精确的锁定异常点位置,以利后续执行DB-FIB or TEM。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关于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无线电爱好网 ( 粤ICP备15040352号 ) 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5 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1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9开关电源讨论群LED照明应用、电源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4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8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10无线电爱好技术交流1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24号

GMT+8, 2025-5-7 08:5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