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将不藏私地分享宜特故障分析实验室如何运用独家手法找出GaN芯片的故障点。 主要四项步骤如下:
(一) 先透过电性量测分析,从正面定位出故障点。
(二) 再运用宜特独家手法移除磊晶材质下的基板,并从芯片背面更精确定位出故障点。
(三) 大幅收敛异常区域后,即可用光学显微镜(OM)直接观察异常点(Defect)。
(四) 最后可再接续背向DB-FIB或TEM来对异常点(Defect)做切片分析,进一步厘清实际失效原因。
补充说明:除了以上四步骤所述的宜特独家背向分析之外,亦可视需求采用Nano-Prober在芯片正面取得精准定位,再用DB-FIB或TEM切片分析。 另外,因各家晶圆厂使用的基板材质有所不同,所以步骤(一)和(二)的顺序,可依实际试片状况与客户需求进行前后交换。 流程图如图三。
步骤二:宜特独家技术移除磊晶材质下的基板与精确故障点定位
传统所用的基板材料是以低掺杂的硅基板为主,红外线显微镜可以穿透,只需依照一般的背向分析方式即可进行。 然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基板的材料也与日俱进,例如重掺杂的硅基板、氮化铝(AlN)(如氮化镓硅基板厂Qromis开发出的QST基板)等陶瓷材料基板也随之出现,这些基板都是红外线显微镜无法轻易穿透的,造成背向亮点定位分析的瓶颈。
为因应此问题,宜特科技独家研发出新式基板移除技术,针对各类基板移除并进行过程优化,可精准且均匀地移除各类基板并且顺利完成高精确度的故障点定位。
步骤三:针对热点区域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异常点
在芯片上有了准确的定位后,便可大幅缩小须检视的区域。 接着用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检查,此时往往就能发现故障点的蛛丝马迹,如图七所示,可以成功进行定位。
补充说明:在步骤一之后,亦可使用Nano-Prober在正面取得精准定位,并用DB-FIB或TEM切片分析
除了宜特独家的背向亮点定位之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透过上述电性机台定出异常点位置时,也可使用纳米探针电性量测(Nano-Prober)在样品的正面进行异常点定位分析,包括电子束感应电流(Electron Beam Induced Current,简称 EBIC)、电子束吸收电流(Electron Beam Absorbed Current,简称 EBAC)、与电子束感应阻抗侦测(Electron Beam Induced Resistance Change,简称 EBIRCH)等定位法( 图九) (延伸阅读: 名针探精准定位 让纳米电性量测找出缺陷)。 而Nano-Prober亦可针对晶体管进行电性量测,以获取如Vt、IdVg、IdVd等基本参数。
当透过上述分析手法精准找到异常点后,亦可再透过DB-FIB或是TEM来对异常点进行结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