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內部結構圖 ![]() 由上圖可見,雷射二極體LASER內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雷射發射部分(可用LD表示),它的作用是發射雷射 第二部分是光電二極體,是雷射的接收反饋器(用PD: photo diode表示),它的作用是接收、監測LD發出的雷射 第三部分是玻璃蓋片做的鏡頭,其主要作用是防塵 第四部分是金屬外殼,主要固定、屏蔽外界干擾信號和散熱的作用。 主要技術參數 ①波長:即雷射管工作波長 ②閾值電流Ith :即雷射管開始產生雷射振蕩的電流,對一般小功率雷射管而言,其值約在數十毫安,具有應變多量子阱結構的雷射管閾值電流可低至10mA以下。 ③工作電流Iop :即雷射管達到額定輸出功率時的驅動電流,此值對於設計調試雷射驅動電路較重要。 ④工作電壓Vop:是發出規定的光輸出時需要的正向電壓。 ⑤光輸出功率 Po:最大允許的瞬時光學功率輸出。 ⑥暗電流 Id:光電二極體反向偏置時的泄漏電流。暗電流既取決於溫度也取決於電壓,理想的二極體/光電二極體在相反的方向上沒有電流。 ⑦監控電流Im :即雷射管在額定輸出功率時,在PIN管上流過的電流。 半導體雷射之工作原理 ![]() •當pn接面正向偏壓時,空乏區的寬度及位障的高度會減少,如上圖所示。此時擴散作用增強,n區的 自由電子和p區的自由電洞就能克服位障的阻擋而穿 過pn接面,擴散運動將超過漂移運動,從p區到n區產生淨電流。 •在電子與電洞的擴散運動中產生復合作用,並釋放出光能,發射出光。 •當外加之正向偏壓足夠大時,將使pn接面處於粒子 數反轉分布狀態,即出現受激輻射大於吸收,此時可產生光之放大作用,被放大的光在pn接面中之光 學共振腔(作用層中之兩個晶面所形成)中來回反射,不斷增強,當滿足臨界值條件,即可產生雷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