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半導體先進製程 奈米製程是什麼 業界25nm以上,多數為(PlanarFET)平面結構方式。 然而製程發展到3nm將會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分界點
而MBCFET則是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ulti-Bridge Cha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並透過所謂的GAA製程來包覆。 從三星的技術說明會裡,它應該是一種Nanosheet FET(MBCFET)架構的技術。 使用新製程所生產的3nm晶片的效能也相當卓越, 從三星電子公布的測試資料顯示,相較於7nm製程,使用其MBCFET的3nm產品效能提升了35%,功耗則大幅下降了50%,同時面積也縮減了45%。 其躍進的幅度可說是十分驚人。 而反觀台積電,儘管沒有針對3nm技術有太多的說明,但台積電對於其製程微縮的能力依然非常有自信, 不僅表示3nm的研發正如期進行中,而且1nm的門檻目前看來也有望跨越。 就現階段來看,台積電則是全力推進5nm的製程量產化,且其目前使用的5nm製程為FinFET已有成熟且穩定的製程技術, 其中能強壓三星的關鍵在於,台積電擁有超高的生產良率,其製程耗損量減少,也就是高獲利的保證。 3nm時代 即將快速到來 從製程結構來看,3nm將是一個全新的世代,而作為新時代的開創者,它的優勢也完全反應在效能上。 從目前的進展來看,3奈米的實作和量產都已有了解決方案,剩下的只是時間和生產設備到位的時程問題。 至於市場會不會有人買單? 答案應該是非常肯定,當然是有,而且可能還會引起搶購,畢竟5G和AI應用的想像空間實在太大了,3nm晶片也只是剛剛好彌補了他們的需要。 這場科技大戰,將會是台積電與三星電子的主力戰場,但是可別忽略,Intel虎視眈眈的尾隨追擊。 ![]() 雖然目前Intel只停留在10nm製程,但是看的懂半導體數據的專家們卻是很明白的說,Intel可是擁有足足領先台積電及三星電子的卓越能力。 Intel宣告5nm後 將重新奪回領導地位 這個『領導的地位』需要在這裡解釋一下,因為Intel 5nm時,台積電與三星電子至少都已進入3nm了, 不過台積電與三星電子只是名義上的製程,實際的電晶體規模密度卻是落後Intel一個世代, 換言之,Intel只是重新回到14nm之前,不擠牙膏的狀態而已。 延伸閱讀 Monkey的其他博文 先進封裝製程WLCSP-Warpage Wafer 該如何克服? 先進封裝製程WLCSP-BGBM製程 先進封裝製程WLCSP-TAIKO製程 先進封裝製程WLCSP-FSM製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