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交流相位,过零脉冲被发送到GreenPAK IC(图4)。过零脉冲之后由GreenPAK接收,芯片将准备好打开相应的三端双向可控硅驱动器光耦(MOC3021如图2所示) 确定每个MOC3021何时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交流正弦波的频率。对于例如,对于50 Hz频率,每个正弦波周期需要1 s/50 Hz=0.02 s。因为正弦波有两个每个波长的过零点,每个过零点后的周期为10ms长。所以MOC3021应在10 ms内开启/关闭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BT136)。 从MOC3021光耦到BT136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栅极的信号将开启三端双向晶闸管。此时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应保持导通状态(无论其栅极处的输入信号如何),直到电流通过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电流降到三端双向晶闸管的保持电流以下,该电流将接近下一个过零点交流相的周期。因此,我们希望发送一个短脉冲,而不是将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栅极保持在高电平以开始导通,从而一旦到达下一个过零点就可以重新触发。 为了实现信号切割,我们包括了一个外部电阻器/电位计分压器(R1-P1 In图4.)当用户将电位计P1两端的电压从0V调节到1V时,过零检测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触发之间的延迟被改变。 如果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在交流相位半周期开始时由于P1两端的低电压而导通,则相位将在下一个半周期内提供全功率。随着P1两端的电压增加 零交叉点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触发增加,因此它将提供更少的功率作为电压跨过P1的电压接近1V,如图5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