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EDN发表了John Fattaruso设计的一款电路,可以快速测量N-JFET和P-JFET的饱和漏源电流以及夹断电压。夹断电压(Vp)的测量方法是在源极和地之间插入一个非常大的电阻,饱和漏源电流(IDSS)的测量方法是在源极和地之间插入一个小电阻,然后,测量这些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Vp和IDSS。 但是这个电路存在一个问题:由于IDSS是跨非零电阻测量的,因此与实际IDSS存在偏差,参见图1。该电路实际上并未测量A点,而是测量略早于A点的B点,对于Vp电压较低和/或IDSS电流较高的JFET,测量值与实际IDSS值之间可能存在5%或更大的偏差。 图1:标准N-JFET漏源电流与栅源电压曲线。 电路构思只需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即可大幅提高电路的精度,图2显示了简单改进的电路。 图2:用于JFET IDSS和Vp测量的简单改进的电路。 敏锐的读者应该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电路的不同,开关1同样用于在N沟道JFET和不太常见的P沟道JFET之间进行选择,开关2则用于选择进行Vp或IDSS的测量。在图示位置,是测量IDSS,A1被设置为跨阻放大器。 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A1将保持反相输入端(即源极)接地,这确保了测量的是真实的IDSS值。然后,电阻R3将电流转换为可在A1输出端测量的电压。 当开关2切换到另一个位置时,A1被设置为一个简单的电压跟随器,R1两端产生的夹断电压被缓冲,并在A1的输出端可用。 完整实现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基本电路的改进,接下来可以看一下完整的实现方案(图3)。电阻R2限制了JFET插入错误时可能流过的电流。在夹断测量模式下,Q1、R1和A1周围的阻抗都相当高,为了限制噪声的影响,添加了电容C1。最好将这些导线尽量缩短,和/或将电路安装在屏蔽盒中。 图3:用于测量IDSS和Vp的实用电路的首次实现。 大多数运算放大器只能提供或吸收少量电流。而饱和漏源电流很容易就达到几十毫安,为了增强A1的电流输出能力,我们增加了一个互补双极晶体管输出级。请注意,输出端不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如果需要,可以在输出端串联一个简单的1kΩ至10kΩ电阻。 在电路中使用当前电阻值,可以测量±10V的夹断电压和~±100mA的饱和电流。 虽然有些JFET具有较大的饱和电流(例如J109的IDSS>40mA、J108的IDSS>80mA!),但对于大多数JFET而言这并非必要。因此,我们开发了该电路的一个变体,夹断电压保持不变,但饱和电流恢复到25mA,这就几乎可以覆盖所有JFET类型。另一个要求是,两次测量的输出电压范围必须相同:0…±5V。这样,动圈式仪表读数就可以使用单一量程。 实现过程见图4。 图4:具有专门的测量范围的电路,适合大多数JFET。 读数要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测量仪器,还需要添加读数设备。由于我有很多动圈式万用表,所以我决定拿一个用来读数。有些人可能觉得它们有些过时,但使用起来却乐趣十足,堪称机械工程的杰作!输出可能是正值或负值,具体取决于测量的是Vp还是IDSS,以及测试的是N型JFET还是P型JFET。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此外,如果能提供极性指示就更好了。具体读数电路请参见图5。 图5:具有敏感的极性指示的读数电路。 1mA动圈式电流表位于运算放大器周围的反馈回路中。D3-D6组成一个公共整流桥,因此,无论输入电压的极性如何,电流表始终获得正电流。 晶体管Q1和Q2用作极性指示。正电压将点亮Q1和LED D9,LED D10指示负电压。 D7、8无需进行整流,由于这些二极管的存在,A1输出电压必须高于/低于±1.8V,才会有大电流流过电表。这反过来又保证了晶体管Q1和Q2在非常低的输入电压下就能导通,从而在整个输入范围内提供良好的极性指示。 测试插座多年来,制造商几乎已经设计出了所有可能的引脚排列的JFET,因此制作一个通用的测试插座并非易事。三根引脚就有3!=6种可能的组合,如表1所示。 表1:可用于现成JFET的六种可能的引脚组合。 引脚排列为S-D-G(#6)的JFET可以在引脚排列为G-D-S(#1)的插座中测试,只需将其反向插入插座即可。这实际上排除了一半的可能组合。因此,我们只剩下以下三种组合,如表2所示。 表2:通过简单地反转测试插座内的组件,可以减少引脚组合的数量。 经过一些设计,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五针测试插座,这个插座可以容纳所有可能的JFET引脚排列,如表3所示。 表3:一个单一的5针测试插座,可容纳所有可能的JFET引脚排列。 有两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这就留给读者练习了。当然,同样的逻辑也可以用来创建双极晶体管的通用测试插座。 图6:用于测量IDSS和Vp的实际JFET电路的最终PCB实现,显示了测试插座。 结束语感谢John Fattaruso出色的设计实例,让这个想法萌芽!我们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原文刊登于EDN美国版,参考链接:A simple circuit to let you characterize JFETs more accurately,由Ricardo Xie编译)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24号|关于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无线电爱好网
( 粤ICP备15040352号 )
GMT+8, 2025-6-24 09:21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