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電路的陽極和陰極之間會形成一個導電通道(圖一),產生電解腐蝕(Electrolytic Corrosion。樣式如樹枝狀結構生長,造成不同區域的金屬互相連接(圖二),進而導致電路短路。ECM現象好發於電路板上(圖三)。
一、 造成電化學遷移(ECM)最大因素
IC晶片封裝成BGA後,於植球時會使用助焊劑(Flux)確保兩種不同的金屬或合金連接順利。宜特可靠度驗證實驗室就觀察到,Flux製程後,若沒有進行清潔動作,不僅殘留物將阻礙Underfill流動路徑(圖四),導致填充膠無法填滿晶片底部,造成許多的氣泡(延伸閱讀: 如何利用真空壓力烤箱 消滅Underfill Void),更會加劇ECM的發生。
宜特可靠度驗證實驗室,特別做了兩項實驗設計(DOE),實驗條件套用HAST常見的溫度:130°C/濕度:85%RH,使用助焊劑為坊間常見免清洗型助焊劑。第一項DOE樣品不做助焊劑清潔(Flux clean),第二項DOE樣品做助焊劑清潔(Flux Clean),DOE結果可清楚看到,未做Flux Clean的樣品,出現了ECM現象(圖五(左)),而有做Flux Clean的樣品,儘管同樣出現ECM現象(圖五(右)),但非常細微。
從此實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儘管植球時已使用免清洗型助焊劑,但仍會有些微Flux殘留,故在執行高溫、高濕實驗過程中,是否進行清除助焊劑(Flux clean)濕式製程(想知道濕式製程流程如何進行? 來信索取web_cre@istgroup.com;marketing_tw@istgroup.com),是影響ECM發生多寡因素之一,不可忽視。
當然,Flux Clean手法流程、清洗時間掌握與液體溶劑使用方式,皆須視樣品大小、數量、使用何種Flux…等等做調整,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HAST實驗使用的機台皆為壓力鍋爐設計,機台內部管線架構複雜,容易累積髒污,故須定期安排清潔保養,按照原廠提供的機台保養手冊進行維護,保持機台內部潔淨。
此外,操作人員在進行實驗作業過程時,須全程配戴手套,即可避免手汗中的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等成分造成汙染。
四、 如何在HAST可靠度試驗時,及時發現ECM?
透過以上各種實驗前置預防方法,將可有效並大幅降低ECM發生風險,但若仍疏漏了其他環節,而造成ECM或其他耗電異常現象發生,則如何於實驗過程中即時發現呢?
在宜特可靠度驗證實驗室中,可透過電源管理系統和電源模組配置(圖六(左)),搭配客製化的電路設計,除強化自動化功能外,亦增加電源監控功能,使每片HAST board都能被獨立監控,於實驗過程中,動態確認歷程記錄(圖六(右)),不僅可確保測試過程的穩定性,更能即早發現產品異常現象,避免產品或電路板被嚴重破壞,無法繼續後續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