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电工学”及“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实验教学部分”的内容,并结合当前的新技术及实验设备编写的。全书分为训练型实验、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四种类融,目的在于将电工学的课章教学内容与实际动手有机迪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知识及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电工电子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实验装置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工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书后附有附录。给出了富用元器件、电气设备等的主要技术数据及识别、配号命名方法等。并附有实脸报告示例。供撰写实验报告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材料、化工、环境工程等非电类专业“电工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工、电子技术为计算机、电子、通信、电气、自动化、测控等众多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还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众多相关学科。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可能在学校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以应用型本科学生为对象的大学教育,必须对学科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本套教材就是试图搭建一个电类基础知识体系平台。 2013年1月,教育部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部署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其目的是探索“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河北科技大学作为河北省首批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高校,对电类基础课进行了试点改革,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划和基本要求、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特色如下: (1)教材的编写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划和基本要求”为依据,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系统整合教学改革成果,使教材体系趋于完善,教材结构完整,内容准确,理论阐述严谨。 (2)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学时、教学大纲的要求,优化知识结构,既加强理论基础,也强化实践内容;理论闸述、实验内容和习题的选取都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各课程知识点合理划分,前后衔接,避免各课程内容之间交叉重复,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课时数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术。 (4)以主教材为核心,配套学习指导、实验指导书、多媒体课件,提供全面的教学解决方案,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套教材由王培峰任编写小组组长,主要包括:电路(上、下册,王峰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张风凌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观望主编),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马献果等编),电路学习指导书(上册,朱玉冉主编;下册,孟尚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书(张会莉主编),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指导书(任文霞主编),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书(马献果等编),电路实验教程(李翠英主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安兵菊主编),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刘红伟等编)等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始终是高等学校的工作重点,需要所有关心高等教育事业人士的热心支持。为此谨向所有参与本套教材建设的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本套教材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当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促进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电类基础课教材编写小组 2014年10月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24号|关于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无线电爱好网
( 粤ICP备15040352号 )
GMT+8, 2025-7-22 16:00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