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4.0、“互联网+”,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仿佛每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个新名词冒出来。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从国家层面看,无论是工业4.0还是“互联网+”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高地的发力点;从企业层面看,各行各业都急切面临着互联网转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乎着企业的生死存碹惚译亡蚺沋笕从个人层面看,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穿戴等设备变得如同人体器官一样不可或缺。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传感器、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等将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相互联通起来以形成的网络。通过传感器采集位置、状态等各种信息,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传递信息以及各种智能设备处理信息,世间万物之间不再是一个个割裂的个体,而是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智能和自适应性的复杂系统。因此,可以预见,物联网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具有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笔者就对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转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然而,可以说笔者对物联网及其商业模式的研究是从研究射频识别(RFID)技术起步的。射频识别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对物体进行自动识别和获取相关数据的一项技术。与传膪猹僭浑┌摂棛识别技术相比较,它具有识别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防水、防磁、穿透性强、读取速度快、识别距离远、存储数据能力大、数据可进行加密,可进行读写等许多独特的优势,是传统识别技术如避用娜俄外屦絆冠洗垚閟圙鏘鉈淺驍莛憲蓠蓢鋁莭丄斐逨座链闫泩攴篼蚶ッ飒怏壎鷯从完美替代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射频识别就在国外农业及许多工业领域展开了广泛应用。而2003年,沃尔玛要求其前100家供应商从2005年1月开始在运往沃尔玛的工业托盘或包装箱上安装射频识别标签,并计划于2007年实现在所有单个物品上采用射频识别标签这一行动使得射频识别的应用在国内外迅速形成高潮。在学术界2007年,国际生产运作领域顶级期刊POMS专门就射频识别技术在商业和运作领域的应用推出一期特刊。2015年,以射频识别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为主题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轾蛸数中鶼鈴衘踬醜饈犖眼勺种近年来,大量以射频识别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在国际生产运作领域的顶级和权威期刊上发表。这些都表明射频识别正日益融入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供应链与链之间的竞争。作为物联网领域内的一项重要技术,由射频识别技术带来的可追踪性、可视性等也意味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塑和升级。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影响,在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模式具有哪些新的特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物联网环境下如何转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物联网环境下还将面临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都是当今亟待实狛中迷又鎌邓殝蝰搀誰遽怨界和螬摂豚锭蓥a邳曄槊术界开展广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从2011年起开始对这些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并有幸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Spears商学院交流访问,与该校从事射频识别商业模式研究的RameshSharda教授进行交流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的初稿。回国以后,在中南大学商学院原院长,现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教授的指导下形成定稿。 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除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以外第3至第7章分别从已有射频识别在农产品、零售业和制造业供应链蜓中齦剖責戧幇荀瘌蹭印应鈮棟嚆纛狁牖焯蒄并優绰、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新型管理模式设计、射频识别在供应链具体环节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和企业在采纳射频识别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新型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第8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展望。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RameshSharda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同时在书中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下不确定性决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No:71221061)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排放约束下考虑决策者行为的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研究”(No:2014M562145)的资助。 王傅强 2015年4月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24号|关于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无线电爱好网
( 粤ICP备15040352号 )
GMT+8, 2025-8-19 08:59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9 queries .